阿拉善蒙古族养驼习俗
原发表日期:2018-12-26
来源:骆驼分会
作者:-斯琴别立格
阿拉善蒙古族养驼习俗
----斯琴别立格
阿拉善是我国骆驼最为集中的产地,已有超过5000年的驯养历史。长期以来,阿拉善骆驼种群数量始终保持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1982年的鼎盛时期,全盟共有骆驼25万峰,至2012年6月末,全盟骆驼存栏10万峰,仍是全国骆驼存栏最多的地区。在漫长的岁月里,阿拉善人与骆驼同生长、共迁徙,成为最亲密无间的生存伙伴,而由此衍生、积淀的骆驼文化。
阿拉善骆驼文化的内涵十分深厚。在民间,骆驼的放牧、饲养、骆驼用具、驼队赶运、选育种公驼、评选优良母驼、驼产品加工、赛骆驼等与骆驼文化有关的生产、生活习俗十分丰富,关于骆驼的谚语、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亦层出不穷。在历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阿拉善双峰驼均有精彩的亮相和表演,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骆驼,成为阿拉善重要的“名片”和阿拉善人心中的骄傲。下面分别简单介绍祭驼、赛驼和驼具制作工艺概况:
一、祭驼
阿拉善蒙古族祭驼,是流传于蒙古族牧驼群众中的一种集宗教信仰、传统生产、人文思想为一体的民间活动。蒙古族祭驼以双峰驼为对象,较大规模的祭驼在双峰驼的主要产区进行,非主产区以牧户为单位举行小型的祭祀。在双峰驼产区最具代表性的是阿拉善蒙古族祭驼,由祭公驼、祭母驼、祭驼群等内容组成。祭公驼是区域性的组织活动,一般在寺庙集中举行。祭母驼和祭驼群则是以水井为中心的相邻牧户为片区,分散进行。
阿拉善蒙古族祭驼活动的分布区域较为广大,最集中的地区在阿左旗的乌力吉、银根、吉兰泰、敖伦布拉格,阿右旗的塔木苏、笋布尔、努日盖,额济纳旗的温图高勒、古日乃等地。祭驼活动主要在这些地区的蒙古族牧民中举行,同时辐射全盟各苏木镇及相邻的巴彦淖尔、鄂尔多斯等市的部分旗县,以及青海、甘肃、新疆及蒙古国的部分地区。
阿拉善蒙古族祭驼分祭儿驼、祭母驼和祭驼群。
祭儿驼是以寺庙为中心的集会活动,牧民从四周骑骆驼、赶驼群来到寺庙,路途较远的还要在这里住宿。如驱赶骆驼确有困难的,也可携带儿驼的缰绳、鼻棍子代替,称为“心祭”或“顺祭”。如果三、五十公里内没有寺庙,就只能在相邻牧户间进行。
祭儿驼有以下程序内容:
祭祀仪式的主持。主持人实行逐户交接、轮流“坐庄”形式,在前一届结束时即已确定。本届活动开始前完成邀请喇嘛、准备炊具、赛事安排等事宜。
各牧户准备祭祀供品和其他用品。收集齐各自的驼群,特别是种公驼和适龄母驼,都要赶到现场。带足自己全天的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
祭驼当天不用通知,牧民自行前往。仪式早晨开始,首先点燃敖包圣火,喇嘛开始诵《贡吉勒塔目》,祭众先转敖包,在敖包上供奉哈达、食品,把带来的骆驼鼻棍子、缰绳拴挂在敖包上,然后祭洒白酒等。诵经结束后进入庙内,点燃酥油灯许愿。在骆驼神像前摆放供品,有煮熟的羊背子、奶食品、水果、哈达等。
主持人朗诵祝词如下:
尊贵高尚的骆驼神啊,
请给你的驼群带来佑护和吉祥,
让你的母驼全部怀胎,
让你的子孙具有雄伟的身材,
让你的种群壮大和发展。
伴随祝颂,祭众向骆驼神像磕头祈祷,盼望自己的驼群膘肥体壮,全家的生活幸福美满。
在庙外的草地上,牧民赶来的骆驼往往有成百上千。凡是来到庙上的骆驼,都要在其笼头上拴挂念过经的哈达,在额头和鼻梁上抹酥油,在身上洒白酒和鲜奶,把希望和祝福附注驼身。而后向驼群唱颂《骆驼赞》等歌曲。午饭时,要分享在骆驼神像前经过神光沐浴的羊背子,家中没来的人,要分割一块带回去。最后举行赛骆驼和评选骆驼活动。
祭母驼时间在祭儿驼结束后,于产羔前开始。以祭火神的形式进行,基本内容是:
在香炉台(蒙语“桑根英德尔”)上点燃香火。
在蒙古包中央的火撑子里点燃柴火,撒柏枝香,点亮酥油灯,把装有糖果、奶食品、油饼、酥油等供品的盘子和砖茶、白酒、驼奶、哈达、全羊背子等摆在佛像前。喇嘛念《贡吉勒塔目》经。
选择1—2峰儿驼和几峰怀胎母驼,绕香炉顺时针转,前来参加活动的人都要在香炉中祭洒白酒和刚煮好的奶茶,至诵经结束。
在火堆周围供放4个青稞面(糌粑)做的“巴灵”,4个青稞面做的酥油灯,喇嘛念《米塔乔特巴》祭火经。主妇穿着盛装,把去肉的羊胸叉骨用五色丝线各缠绕三圈,中间塞进五色彩绸和棉花,同时放红枣、干果、奶食品等,然后一起投入火中。
男主人先将象征献给火神的哈达和火堆周围的酥油灯、巴灵投入火里。全家人围绕火堆祭洒酥油、白酒。所有参加仪式的人都向火神祈祷:祝愿骆驼百母百子,膘肥体壮,抗御灾病。
祭母驼一般是共用水井的几家牧户依次进行,顺序自定,自约而行。
祭驼群的时间选在每年驼群膘肥体壮的秋季,以招财的形式进行,并请喇嘛念招福经。男主人手握“达勒干苏木”,女主人手提装有驼奶的奶桶,其他主要成员手端盘子,共同面向空中环绕招福。
祭驼群时尽量把所有的骆驼全部找回来,让它们沐浴仙气,接受祝福。特别是儿驼、“敖恩根特莫”、“色特尔特莫”、“达尔罕特莫”等骆驼必须找来,向它们朗诵祝词,唱赞美歌。
——敖恩根特莫源于萨满教进入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之前。人们把驼群中最好的骆驼敬献给山神、树神,不分雌雄,终身供养,祈求神佑。
——色特尔特莫是在佛教传入后,敬献给佛的骆驼。与前者一样,属于佛之骑乘,不得使用,终身供养。
——达尔罕特莫则是把体型好、毛色好、产羔多、驮物多而稳、走路平而快,为驼群和家庭做出巨大贡献的骆驼视为“功臣”,退役后不杀不卖而送终。
在祭驼仪式上,敖恩根特莫和色特尔特莫作为神和佛的使者或化身,接受礼拜,传达祈愿。达尔罕特莫则体现以恩报恩的思想。
每年祭驼群时,如果这三种骆驼都健在,便在驼峰上悬挂五色彩绸装饰和写着经文的“额尔德尼音”葫芦,象征财富永远装不满、取不尽。如果出现空缺,此次活动就要重新选择继承者以延续,确保三种骆驼永续不断。在色特尔特莫的脖子上,还要拴上用五色布做的印着经文的“扎拉目”,常年不取以佑护驼群。
全部仪式结束后,主家要摆上羊背子(乌查),与来宾共贺。
与宗教祭祀活动相比,蒙古族祭驼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统一,也是精神寄托的重要空间。
在阿拉善驼产区,祭驼是民间的活动空间,祭儿驼则是层次最高的牧民联合空间,表达蒙古族祈求驼业发展的心愿。祭驼中宣扬和传递善行福祉的思想,习俗传承不断。
民主自治,邻里助善,虔心祭驼,合议自办,体现出民众的组织协调能力,是政权和制度之外的一种自发而由衷的民间社会秩序。
阿拉善蒙古族祭驼是一种传统民间文化,不仅是研究民俗民情的重要根据,在研究骆驼文化和骆驼饲养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祭驼活动中有极其丰富的人性化内容,产生了诸如“功臣驼”、“劝奶歌”、“骆驼赞”、“祝颂词”等大量的拟人文化,孕育出蒙古族忠厚善良、刚正不阿、吃苦耐劳、勤奋顽强的骆驼精神。
祭驼是民间文化活动和人文思想的传承载体。除保留民间信仰、体育竞技、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的原生形态外,还传衍着人与自然、人与家畜的和谐,隐含着知恩图报、与人为善、善待环境、崇尚自然的朴素道理,蕴含了因势利导、言传身教的生活态度,传递着温柔敦厚、默契和谐的人生哲理。在促进牧民互助友爱,自然传承共同民族心理,增强民族凝聚力,丰富牧民文化生活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近十几年来,阿拉善双峰驼锐减60%,总量徘徊在8万峰左右。据普查,全盟骆驼数量最多的牧户,骆驼总数仅200多峰。随着养驼业逐年萎缩,民间信仰活动淡化,退牧还草的转移搬迁等,祭驼活动也在减少。传统的祭驼仪式、程序、礼仪等逐渐濒于失传。现仅有极个别健在的老人牧户和骆驼数量相对较多的人家能勉强举办,绝大部分地区已不再举行。
阿拉善蒙古族祭驼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活动,而是信仰和务实的结合,包藏着朴素唯物的内容,是牧驼人精神寄托的核心空间。不仅有助于研究民俗民情,在研究骆驼文化和骆驼饲养方面也具重要作用。特别是活动中所展示的人性化内容,孕育了当地人民忠厚善良、不屈不挠的骆驼精神,成为民族凝聚和人文传承的载体。所以,当务之急是搞好骆驼文化研究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骆驼计划,深入发掘以祭驼为主要内容之一的骆驼文化,使面临失传的民俗文化重放光彩。
二、赛驼
蒙古族赛驼主要流行在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以及巴彦淖尔市和鄂尔多斯市部分旗县和新疆、青海、甘肃的蒙古族聚集地区。
蒙古族赛驼是蒙古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之一,是历史继承下来的骆驼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考证,骆驼被驯化并用于生产、生活及军事中以后,赛驼活动也就随之产生了。
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驯养骆驼了。《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其兽多橐驼,有肉鞍,知水泉所在,善行流沙中,日行三百里,力负千斤。”《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唐虞以上”时期,居住在今新疆、蒙古(包括内、外蒙古)和中亚细亚一带的“山戎、猃狁、荤粥”等戎族(秦汉时称匈奴),就将野生“橐驼”作为“奇畜”驯养起来,和马、牛、羊一道“随畜牧而转移”。
随着历史的发展,秦汉抗击匈奴、唐三彩陶俑、丝绸之路、宋代《清明上河图》中、成吉思汗越大漠征西夏、明清开通的归化城(呼和浩特)驼运“茶叶之路”,都有骆驼被驯化而用于生产、生活、军事的身影,中华民族骆驼文化真可谓历史悠久。
生活在大漠戈壁的蒙古人是驯服使用骆驼最早的民族,他们不仅把骆驼用于生产、生活中,而且把骆驼引入竞技比赛,形成了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蒙古族赛驼。起初,骆驼主要被用于驮运,而赛驼则交融在走亲访友的追逐游戏中。后来,蒙古族人民群众在祭祀敖包、举办庙会、举行那达慕等群体活动时开展赛驼,并逐步形成规模,传承延续下来。
阿拉善自和硕特、土尔扈特等蒙古族部落定牧以来,骆驼的驯养、役使、调教、比赛始终未间断。1696年,和罗理率部助康熙平定葛尔丹,骆驼发挥重要军事作用。其后,阿拉善历代王爷举行的节庆盛会,赛驼项目必不可少。1957年以后,骆驼选育、饲养进一步发展,骆驼数量增加,驼群变大,随之也带动了赛驼项目的发展。1983年阿拉善盟举行盛大骆驼比赛,100多峰骆驼参赛,赛程10公里,阿拉善右旗努日盖苏木的驼倌巴图宝音夺得了冠军。1985年自治区民运会把赛驼列入正式比赛项目,阿拉善盟被定为重要集中举办地之一。
蒙古族赛驼主要分为传统速度赛和相关的表演赛等。速度赛分为远程赛、田径赛(跑圆圈)、接力赛、团体赛四种,以远程越野赛最为传统。与蒙古族赛驼有密切联系的相关表演赛有削鼻棍、扎鼻棍、搓毛绳、骟骆驼、骆驼评比等。
速度赛驼中的远程越野赛由赛前准备、祭祀、比赛、赞头驼、颁奖等组成。
(一)赛前准备
1、选驼:参赛骆驼,都是特意从驼群中选拔的优秀骆驼,或者是生产生活中久经考验的速度、耐力最好的骆驼。被选中的骆驼作为鞍驼专门骑乘或参赛,须精心饲养,小心骑乘。选驼时,首先要注意品种,看种驼父母系的各项指标是否上乘、处于优势,这都影响后系骆驼的各项指标。古有相马经一说,选驼也有说头,一般来说,年轻公母驼的后代体质好,有后劲。再看形象,体质要好,体型上宽下窄、四肢发达,脑袋尖,眼神活,绒毛相对薄一些。
2、吊控:参赛前的骆驼或者被选中要调驯的骆驼,必须吊控。其拴系的时间要适当,饮食要适中,使其身轻体健。野滩上抓了膘的骆驼被抓回来以后,要在平整、干净的硬地上打桩,拴好,不吃不喝控5至10天。什么时候骆驼打牙帮子、口吐白沫时才给饮水喂草。每日水草要定时定量,尽量喂细草饮净水。如果肚子不胀鼓,说明控得正合适。一般控15至30天为宜。如参加激烈的长距离比赛,要吊控累计40天左右。不过要根据季节状况、骆驼的膘情和赛场地形等灵活掌握。参赛的前10天,可以进行演习性的比赛。不过一定要在正式比赛的前3天让骆驼休息,前两天的时候饮个半饱,喂得要好一些。正式比赛时不饮水,只让吃几口草。
3、驯练:选好幼驼以后,驯练很重要。三、四岁的骆驼尚未成年,驯练要适当,骑乘要妥善。将生驼驯熟以后,要多与跑得快的成驼比赛练习。但不能跑得太远,否则体力大耗,自觉胆寒,以后速度有减无增。要随其岁数和体力的增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4、选场地,定赛程:传统的蒙古族赛驼,一般选在平坦开阔没有障碍的地方,场地最好跟骆驼平时生活的草场地貌相类似。起跑线和终止线要规定明确。除划出横线外,还要插彩旗作为标志。
在离终止线一百米的地方,须划出一条迎接赛者的线,准备好秒表、成绩表。传统赛里程不等,一般为十至二十公里;田径赛(跑圆圈)为三千、五千、一万米不等;接力赛为二十至三十公里。
5、选赛手:参加比赛的骆驼一般选体重较轻的男子、女子骑乘。不过也要考虑驾驭技巧,熟悉程度等因素。体轻、驾技高是选赛驼手的首要条件。
6、选时:金秋赛马,严冬赛驼。蒙古族骆驼比赛,通常在11月进行,因为这时骆驼的膘情稳定、脂肪结实、筋骨强健,最宜参赛。春天瘦弱,夏天抓小膘,秋天抓油膘,故此三季不进行赛驼。具体比赛时间要请德高望重的喇嘛选定,称黄道吉日。
(二)、赛前祭祀
清晨,在太阳出来不久,赛驼及骑手整装来到赛场,举行赛前祭祀活动。首先由一位喇嘛吹响法螺,声音悠长,另有几个年长的喇嘛诵经,悠扬的法螺声伴着低沉的诵经声。骑手乘赛驼顺时针绕火台三匝,一年长者手端鲜奶泼洒在骆驼头上,使其一路快跑,勇夺头名。
(三)、比赛
1、前往起跑点:参加祭祀选手顺绕火台三匝后,前往起点,一路不紧不慢,骑手有说有笑,算是热身运动。
2、起点就位,敬酒:到达起跑点后,选手们下驼,检查缰绳、肚带等,然后听发令员宣布规则,指明路线。有两人给每一位参赛者敬奶酒、祝福。选手们手勒缰绳一字排开立于起跑线。
3、比赛:发令员举旗发令,骆驼从起跑线上出发。选手踩蹬立于驼身,挥缰驱打驼身,口中“咻咻”不断。一时间掀起尘烟。不一会儿,赛驼队形变成蛇形,赛手之间距离逐渐拉大,奔向终点。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可连续驱打赛驼,要掌握好时段才能快马加鞭。缰绳要松紧适度,让驼头始终昂起。训练有素的骆驼,一般具有赶超的本领,骑手要掌握机会,利用有利地形如刺墩、沟坎、拐弯等,或者利用跑在前面赛驼的驾驭不当,适时赶超。但不能违反规则,妨碍他人。
赛驼起跑时,不像赛马那样整肃,而显轻松。这从选手的神情,骆驼的跑姿,都可看出。有的骆驼跑到终点,几乎让人感觉是匀速。从步态看,骆驼主要以对侧步奔跑。
骆驼的骑乘速度短距离不如马,而持久力则优于马。每日骑乘8至9小时,可行65至75千米,短距离行走,时速可达15千米。军用乘驼,步度配合得当,每分钟250至300米,每小时约15至20千米。过去古道驼运走口外、下包头,其实就是骆驼另一种体力、耐力的非正式比赛。
阿拉善地区素有骑驼追野马之习俗,就是充分利用骆驼的耐力,追而不止,最终制服野马。阿拉善右旗原塔木素苏木团结嘎查的乔英是骑驼追野马的能手。
据《阿拉善双峰驼》记载,创记录者用25′42″跑完10公里。
4、相关规则:阿拉善蒙古族赛驼,通常只跑一次,不分组,没有预赛。赛驼有裁判数人,负责监督规则的执行、处理比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赛过程中如出现有意用驼缰、鞭子抽打他人骆驼、故意擦碰别人、中途偷换骆驼、届时未到等情况的,视为犯规,酌情处理。
四、终点礼仪
终点有专司的十几个人,着盛装,骑俊驼,侧排开,迎接赛驼选手冲刺。第一个到达的叫头驼、冠军驼,要在头驼的笼头上献上洁白的哈达,戴上红花;给进入规定名次的其它赛驼献上蓝色哈达。获得名次的骆驼及主人再次入场,顺绕火台三匝,在主席台前按名次站成一排。选手们喝过银碗里的鲜奶酒后,祝颂人要唤着头驼的名号吟诵《头驼赞》:
……
头驼啊!我的朋友
十二属相的特点你都具有
收获颇多的鼠耳在你头上
像牛一样有力的脊梁
驼掌就像虎爪弛张
嘴唇像兔唇般分向两旁
你长着长而弯曲的龙颈
像蟒蛇忧郁的眼神
马一样宽阔的胸襟
绵羊般的绒毛保持着你的体温
猿猴一样有力的大腿
鸡冠一样的顶毛飘扬在上边
狼狗一样矫健的小腿
还有身后驱赶着蚊虫的猪尾
……
(注:骆驼禀十二属相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鼠耳牛尾,虎蹄兔嘴,龙身蛇眼,马鬃羊毛,猴色鸡脖,狗腿猪肚。另一种说法是:鼠耳牛脊,虎爪兔嘴,龙颈蛇眼,马胸羊毛,猴峰鸡冠,狗腿猪尾。)
祝颂头驼及主人后,向头驼主人颁奖,奖品是一峰俊美骆驼,最好是一峰白骆驼。其它入围的骆驼也有相应的奖励。最后一名殿军也有奖励,通常赏给选手一个布袋,里面装糖果,以示收回赛驼路上的驼粪蛋,也叫“拾粪蛋奖”(巴彦浩道德),或给骆驼一小袋饲料,期望骆驼好好吃料,准备来年跑出好名次。常常会有好事者吟颂一首调侃的赞词,大意是:
……
你的赛驼有绵羊般的身材
长着像指头一样的峰袋
尽管跑过的是比别人都坎坷的路段
但掩饰不了你对家乡的热爱
……
借此以博众人一笑,显示出蒙古族的风趣幽默,这其中也渗透着深厚的蒙古族骆驼文化内涵。
颁奖后,大家欢聚一堂,摆羊背子,唱蒙古长调,载歌载舞。欢宴中,头驼主人是席间最得意的“醉翁”。
三、驼具制作工艺
阿拉善蒙古族驼具制作工艺是一项具有系统制作理念和技巧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能,它包含和渗透了阿拉善骆驼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独特元素,是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它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保护阿拉善独特的骆驼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完整性,至关重要。驼具是人类驯化、役使骆驼的产物,来源于驼产地居民驯驼、牧驼、控驼、乘驼、育驼、护驼、祭驼等朴实的生产、生活需要,简洁实用是其最大的特点。驼具的制作往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手法简易,完全依靠手工完成,凭经验传承,质朴的形式中积淀着深刻的生存智慧,包含着牧驼人朴素辩证的生活哲理和敦厚务实的生活态度。
驼具制作在阿拉善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是一项普及性很高的传统技能,每个牧驼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生产,自给自足。但近年来,由于受养驼业萎缩、现代文明冲击等多方面影响,驼具制作技艺只有一少部分主要牧驼区的老牧民掌握,从分布上看,衰势明显。此外,驼具制作技能在我盟以外的其它一些产驼区,如区内的巴彦淖尔、鄂尔多斯,区外的新疆等地也有传承。
驼具制作技能传承久远,从唐三彩载乐驼俑、清明上河图等古代遗物上,以及一些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到唐宋时期的驼具已较为成熟。阿拉善和硕特、土尔扈特蒙古族驼具制作工艺,是对历史的有效继承和发展,与之一脉相承。
使役骆驼,需具备相应的驼具。驼具不同于其它畜用器具,是别具一格的。驼具主要分为绳类和鞍类。绳类包括笼头、缰绳、驼绊,其中笼头又包括公驼笼头、驼羔笼头、骑驼笼头、母驼系绳;缰绳又包括驯驼绳、套驼绳、骑驼绳、大绳、蹄绳、拴绳。鞍类分为骑鞍和驮鞍两类。驼具内还包括鼻棍、驼铃、驼印用具、阉驼用具、驼搭裢等。相关器具主要有:蒙古刀(削鼻棍、阉公驼)、萨巴(掸毛用具)、额尔古勒格(合绳用具)、特奔(缝制驼用笼头、肚带、毛毡、毛口袋等制品的针)、额如勒(打驼毛线用具)、海如勒(烫阉骆驼的工具)。驼具的制作工艺充分体现了西北少数民族劳动者在生活中的智慧和才干。驼具大多就地取材,以皮毛、红柳、手工毛毡、牛羊角等原料制成。
(一)、鼻棍(蒙古语称布勒)
状如小铁钉,一头粗,从粗头逐渐变细,光滑,一般用红柳、霸王、冬青、野杏树、拐枣等木材制成。鼻棍主要用刀削制而成,直径约1.5厘米、长20厘米左右。鼻棍上有两个附件,即鼻板和鼻钥。鼻板呈三种形状:元宝形、椭圆形、长方形,材料多用牛羊角、红柳、霸王、冬青等制作。制作牛羊角鼻板,首先将牛羊角用清水煮软或用热盐水泡软,再根据形状定形、凿眼。鼻板中部的凿眼,约小于鼻棍粗头直径,将鼻板穿置于鼻棍钉头处。木制鼻板主要用刀削制而成,挡靠在驼鼻之右侧,可防鼻棍抽脱。鼻钥一般用羊蹄或皮子制作,鼻钥中有凿眼,将鼻钥套放于鼻棍尖端凹处,可挡缰绳滑脱。
鼻棍辅助工具:穿鼻眼棍,分木制、金属制两种。
1、木制:材料用霸王、冬青、红柳、野杏村、拐枣等细纹木材削制而成,形状如针,直径约1.5厘米、长20厘米左右,主要用于穿鼻棍时扎鼻棍眼。选用细纹木材以避免长期使用后尖头开叉,不光滑。
2、金属制:主要材料用铁、铜、银等。这种穿鼻棍呈筒状,一头尖滑,直径比鼻棍稍粗。穿鼻眼时将鼻棍装入筒中,穿出后将筒状穿眼棍抽出,留下鼻棍。铁制棍穿刺力强、光滑,骆驼受苦受伤少。
骆驼是力大身高的动物,人对它的控制与指挥全靠系于鼻棍上的缰绳进行。鼻棍一般在其二至三岁时穿戳,当于冬春天凉时进行。
穿鼻方法:先将穿鼻眼棍或鼻棍(为方便牧驼人有时直接将鼻棍削尖,一次穿过固定)的尖端,由右侧鼻扎后下方约一厘米处,用力向对侧穿过去,然后在鼻棍刻痕处拴上缰绳。穿鼻棍必须注意放置,不能过前或过后,过前易将鼻孔拉破,过后则牵动骆驼神经较少,不便控制。青年驼在穿鼻棍后即可调驯。
(二)、笼头(蒙古语称淖格特)
包括公驼笼头、驼羔笼头、骑驼笼头。
1、公驼笼头(陶木格):先将驼毛搓捻成细毛绳,直径约0.5-0.6厘米,再将左右手搓捻成的4-6根细毛绳相对拼缝成扁状。主要是在冬季公驼发情时使用,以防其咬驼、咬人或打呵,会把自己的嘴角和下巴崩裂,所以必须给公驼戴上笼头,把嘴控制在只能吃食物的范围内。公驼笼头的鼻梁绳长约1.1尺;下颌绳分左右两段,左段长约0.5尺,右段长约0.7尺,在公驼发情时,把左右这两段下颌绳扣紧,公驼口则不能张开;公驼笼头后脑绳长约3尺;笼头左侧扣绳长约0.6 尺,鼻梁绳、下颌绳左段、右段的连接主要用套搓或缝结而成。公驼笼头除防止自伤和它伤之外,还有配合缰绳控制公驼的作用。
2、驼羔笼头:用两条细毛绳缝制,成扁状。一般还用红、绿色布条夹在其中以作装饰。笼头由鼻梁绳、下颌绳、后脑绳、扣绳、系绳交叉系结而成。笼头套在骆驼头上,以控制其上下前后。鼻梁绳长约1尺,缝制时在上方重折一些,以便驼羔长大后,予以放大;笼头下颌绳长约0.6尺,中有系拴绳的绳扣;笼头左侧有扣绳,扣绳端头有扣眼,扣绳起“咬”笼头的作用,其长约0.5尺;后脑绳从驼头右侧绕过后脑,系吊于扣绳之扣眼上,其长约2.5尺;笼头系绳长约 1尺,系于下颌绳更里处,是防止笼头脱抹用的。
3、骑驼笼头:用四至六根细毛绳拼缝而成,主要当作装饰品,非常漂亮,还可防止骆驼鼻棍脱落后无法控制。
(三)、绳类
分为缰绳和大绳两类,主要原材料以驼毛为主。将驼毛絮成条状,为了便于搓捻一头成圆状(毛团),另一头从毛团中抽出,搓绳者用双手掌把絮好的驼毛分2股和3股,用正反两种搓捻法,将毛絮条搓捻在一起。牧驼人丈量绳类长度一般以手臂、大膀(1膀子指两手臂加肩宽)为标准,一般绳子有单股和双股,大绳、粗绳先搓捻成单股再合捻成双股,单股搓捻成双股的比例为3:1。
1、缰绳(蒙古语称布仁特格)
(1)、缰绳(又称骑驼绳):是一条直径约2.5厘米的驼毛绳,绳长约2膀子左右,一头拴定于骆驼鼻棍上,一头由牧人掌握。
(2)、蹄绳(塔布格其)(又称驯驼绳):相似于缰绳。长度单股7膀子,成品3膀子。蹄绳一般只在驯练骆驼跪卧时使用,先把蹄绳拴在骆驼右前蹄的腕上,而后从双峰中间搭到骆驼右侧。训练时,用力把缰绳和蹄绳同时向左侧拉,并牵引骆驼转圈,期间提空骆驼的右前蹄,使其失去重心,就势迫其下卧。这样反复多次,骆驼便学会应人跪卧了。
(3)、母驼系绳:是一条直径1厘米左右的细驼绳,用于挤奶时牵拉母驼,为防驼羔吃奶。
(4)、挤奶绳:主要用于母驼挤奶时,直径约4.5厘米,长度单股3膀子,成品1.5膀子。初产驼羔的母驼,性情暴躁,不让挤奶,牧人就用挤奶绳将母驼后左大腿拴住,并固定在木桩、树木或其他相宜什物上,以防止挤奶时蹄伤人。此绳必须结实。
(5)、拴绳:是一条直径约3厘米的驼毛绳,一般系于驼羔颌下或左前膝上方。绳的中部有个转环。转环是用羊角、木头或铁制的,用以调节拴绳的转动, 防止拴绳拧绞。拴绳从转环处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长约5尺,下部长约4尺。拴绳是用以拴系驼羔的,末端一般固定在拴桩、树木或其他相宜什物上。
2、大绳(蒙古语称阿日格木吉)
(1)、縻驼绳(阿日格木吉):用4股绳搓捻成直径4.5厘米,单股长25膀子、双股成品8膀子,主要用于夜间防骆驼走远或丢失。
(2)、套驼绳(洽拉木):主要用于套驼(与套马绳相似),长度单股27-29膀子,双股绳长9-10膀子。套驼绳要求硬、细、平均,绳头上有铁环或皮条扣,在套上骆驼后,拉紧绳以控制骆驼。
(3)、驮驼绳:用4-6股绳搓捻成,直径约4.5厘米,单股长25膀子、双股长8膀子,主要用于重载驼的捆驮,有圆、扁两种形状。
(4)、压驮绳:用3-4股绳搓捻成,直径4.5厘米,单股长27膀子、双股长9膀子,主要用于驮物最后一道的捆绑。
(5)、驼延绊绳:用3-4股绳搓捻成,直径4.5厘米,单股长30膀子,双股长10膀子。此绳主要在无驼圈、游牧、搬迁时使用,将5-6峰骆驼驼蹄连绊在一起,以防止骆驼走远或丢失。
(三)、驼鞍
依不同用途可分为骑鞍和驮鞍两类。主要为保护驼背和方便骑驼。
1、骑鞍,专供人骑用的鞍鞯。
(1)、鞍片(套格希):是骑鞍的主体部分,一般用三蓝毯子或密纳毡子制成。鞍片全长5尺左右。搭于驼峰间的一部分,宽约1.5尺,下披之两侧部分宽约1.8尺。驼鞍的主要作用是护驼背、当衬垫,亦作装饰。
(2)、鞍屉(德勒特尔):即鞍片下部垫用的毡子,椭圆型,常用一对。主要用密纳毡子、三蓝毯子制成,上边厚、下边薄,两边用红色布或条绒压边装饰,分厚薄类、大小类,专门订做。鞍屉有保护驼背及鞍片的作用,亦可使骑乘者舒适。
(3)、塔塔:(呐莫呢斯)是由两条约1.5尺长的皮条连接两只羊角骨而成的一个鞍件。牛、羊角经过盐水泡软、煮软、定型、凿眼后使用。塔塔虽然简单,但作用甚大,它搭于鞍片上,既吊系驼镫,又环连肚带,是将驼鞍各部件连成一个整体的关键所在。
(4)、吊带(吉日木):多用皮子制成,一般宽约0.1尺,长约0.5尺。吊带上有扣眼,是与肚带配合使用的。
(5)、肚带(凹楞):是一条宽约0.2尺,长5尺多的扁型绳带。通过鞍片上特留的两个小方孔,将肚带的一端固定在塔塔右一侧的羊角骨上(角骨上有系环),另一端的叉扣则可活系于塔塔左一侧的吊带上。肚带同吊带上连塔塔紧束驼肚,使驼鞍整体不致滑动。
(6)、驼镫(德日尔):多由铁或铜铸成,状如马镫。驼镫上有皮制镫绳,两镫分别系于塔塔左右的两只羊角骨上。驼镫的作用同于马镫,为骑者蹬脚用,使人稳适。
(7)、梢绳(干扎嘎):用细皮条、细毛绳均可。梢绳每根长约2尺左右,系于塔塔羊角骨之端眼处。梢绳共8条,驼鞍每侧4条,每角骨端眼2条。梢绳起栓系驼作用。
2、驮鞍,亦称“驮架”,是专供驮货物的鞍鞯。
(1)、鞍扇子(加苏):是用粗毛线织成的两块长方形袋子,其长约3尺,宽约1.5尺,上边厚约0.4尺,下边厚约0.3尺,内装拧绞着的麦草各5卷,两块鞍扇子约重25斤左右。每块鞍扇上用细毛绳斜纳四行。在两个鞍扇上各有一根用缝绳固定的架杆。
(2)、架杆(侠特):每根长约6尺,粗约8厘米。架杆靠鞍扇的一侧为平面,前后两头有绳槽。
(3)、横挡绳:有两条。前挡绳长约5尺,后挡绳长约4.5尺,均为毛绳。前挡绳拴结两根架杆的前大头,后挡绳栓结两根架杆的后小头。驮鞍总重30 多斤。驮鞍的两个鞍扇通过两根架杆和前后挡绳紧夹于驼峰左右两侧,既能保护驼背、驼峰、驼肚,还能取平峰面,减轻货物直触的压力。驮鞍是骆驼长途重载不可缺少的用具。
(五)、骆驼奶罩
为防止驼羔吃奶,母驼还要戴奶罩(蒙语称“德勒布其”)。奶罩多数用三角形的布料缝制,在其三个布角上各带一根细毛绳,以便从母驼尾脊部拴系。
(六)、驼绊(蒙古语称土西亚)
有两种,一种用皮条作成,一种用驼毛作成。驼毛驼绊是用4-6条细毛绳组合缝制成扁状,长度4尺左右,两边有扣环,直径大约10厘米左右,以骆驼小腿粗细而定。两种驼绊都是扣环一头还有一扣,另一头有节棍,在使用时将节棍套在扣环内做固定。用驼绊将骆驼的两前腿绊住,可防止骆驼远走或丢失。
(七)、驼搭裢
搭裢是驮在搭鞍上的一种类似于行李袋的毛线制品,中间竖开口,其两头可装东西。搭裢分为大、中、小三种,分别能装十多斤至八十多斤的货物。
(八)、驼蹬子
用三种材料制成,铁、白铜、景泰蓝。驼蹬子多为圆形,因圆形驼蹬方便快速踏足。驼蹬绳多为皮条或6股扁形驼毛绳,驼蹬上有扣环以便拴接。
(九)、驼印工具(蒙古语称塔木格)
多用铁制作,只有贵族用金、银制作。驼印的图案有上百种,其中常见的有:双陵形(此图案主要是贵族家庭使用),夹铙印(以形状如捕猎的夹铙而得名,此图案多是贵族家庭使用),吉祥图案,双鱼形,太阳、月亮形,月亮、太阳形,圈月形,锤形,工字型等。
驼印分大小两种:大印约60-110m左右,小印15-20mm左右。驼印宽度5cm左右,驼印把40cm。驼印需先用火烤红,再烙在驼皮上。驼印主要是为辨认各家的骆驼。
(十)、驼鞭子(蒙古语称塔秀日)
材料有皮条或竹制,皮条鞭用4-6股编制而成,鞭子把多为木把,长1.5尺左右。驼鞭既用来催驼,也用来防身。
(十一)、驼铃(蒙古语称浩音哈)
有三种,桶式、圆形小驼铃、方形小驼铃。桶式用在驼扇子上,此驼铃常用于驼队(20-30峰),材料铁制。桶式驼铃声8华里外都能听到。小驼铃挂在驼脖子上,声音小。形状有两种:圆形、方形。驼铃主要用于防止丢驼和给远处牧人以信号。
(十二)、骆驼奶食品制作工具
挤奶桶():分木制、铁制两种。为防奶食品变质,木制的多用柏木和檀香木。奶桶直径35-60厘米,深40厘米左右。
酸奶桶():材料木制,直径40-60厘米,深度0.8-1米。酸奶桶还需有捣奶棒,棒长1.3米,另一头有圆木板,板上有8个孔,木棒置于圆木板中央。
晒奶食品用具:木盘,用于放、晒奶酪。
(十三)、阉驼用具
材料木制,主要用于阉驼。公驼到3-5岁,牧驼人就要将公驼阉了。阉驼用具有长短两种,将两根木棒的头连在一起。阉驼时,木棒夹住驼睾丸用力挤压,将睾丸挤出。阉驼前,要将骆驼禁食三天,在春秋季节,或狗或蛇天进行,并致祝颂词,祝福骆驼强壮。阉后,要用花椒水、砖茶清洗伤口,以便早日康复。
(作者系阿拉善盟政协文史资料管理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