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的饲养技术
原发表日期:2015-04-24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
作者:哈尔阿力等
骆驼的饲养技术
骆驼饲养业是最古老的畜牧业分支之一。人类驯养骆驼始于公元前五千年。 生态学、行为学及生理学的调查证明,在所有家畜中骆驼是一种较好利用沙漠环境的牲畜。骆驼生活在严酷、艰苦的环境中,对人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但是,骆驼却是一种被科学界长期忽视的动物。 研究和掌握骆驼饲养管理技术,是提高驼群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应用新技术管理,将会大大拓宽人们对骆驼及其产品的利用。
1 生理机制
骆驼的生理机制是当前人们感兴趣的问题。虽然骆驼会反刍, 但其少数解剖特征与真正的反刍动物有区别。 成年驼上颌有两个切齿,有三个胃,骆驼无胆囊,且蹄已退化成爪样脚趾,突出于肉垫之外。
在所有动物中骆驼是水的转换量最低的动物,并且它可以调整结肠水和盐的吸收量及肾的排泄量。骆驼不需要通过出汗来降低体温,因此保存了水分。 骆驼的体温可以由凌晨的 34℃增至午后的 41℃以上。 因为骆驼在白昼储存其热量,而到傍晚通过传导和对流散热而逐渐使体温降低下来。 失水的骆驼会降低其代谢率,这样也可保存水分。与此同时,还能从行为上来适应,这主要表现为尽量减少太阳辐射的表面积和节制在白昼炎热的活动。
骆驼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更换被毛, 冬季为绒毛,夏季换为柔滑发亮有反射的驼毛。 赤道的骆驼不脱毛,整年保持平滑而有反射的被毛。 驼峰不是储水囊,也不是唯一的能量储库,其最大用途是集中体脂肪,而使皮下基本无脂肪。 在较冷的环境中,驼峰能有效地控制体温变化。
2 饲料选择
骆驼对季节性牧草具有偏嗜性,发现在采食过程中对一些牧草不予采食。 在干旱地区,粗饲料能影响骆驼乳的组织成分和风味。当骆驼以藜科植物为主的草场采食时,乳有一种咸味;以香芙木为主的草场上采食,乳带有类似甘兰的气味。粗饲料的组成也直接影响乳脂和乳蛋白含量。
在干旱地区,骆驼可采食一些不能被其他牲畜所利用的植物,如骆驼刺、琵琶柴和盐生灌木;只有在雨水较多的年份,骆驼才可从夏末至冬初采食到少量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而在大部分时间内,骆驼利用的牧草主要是多年生灌木和半灌木植物。 在同一地区,骆驼对于饲草的有效利用率也比其他家畜要高。骆驼在干旱地区缺乏饲草来源,仍能维持其自身的生长和生产,关键在于对食物的利用上有重要的特异功能。
骆驼对一年生牧草比对多年生牧草更为喜食,不过这并不是因为该牧草水分含量的高低所致,这可能是因为这类牧草适口性好?含蛋白质丰富、营养价值较高的缘故。 在荒漠类草地中,骆驼喜食的几种牧草是梭梭、合头草、驼绒藜、假木贼、戈壁藜、柽柳、骆驼刺、琵琶柴、苦艾、芦苇、野麻、甘草、麻黄等。用上述任何一种牧草都能较方便地测出骆驼对于干物质的日需要量。骆驼常常采食那些灌木和半灌木的牧草且津津有味地咀嚼,这种灌木和半灌木的牧草在牧场中占的比例也较大。骆驼从灌木和半灌木的牧草中获得的能量并不比从嫩草上获得的少。
3 饲料消耗
一峰骆驼每天从饲草中获得的日粮和水分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尤其是水,因为牧草的水分含量几乎是一成不变的。 骆驼的采食效率较低,不论牧草产量和质量如何,骆驼一天中总要用 8~10h 间采食牧草。 每天采食的干物质量为 8~12kg, 相当于采食含水分 80%的青牧草 30~40kg。 骆驼每天仅吃 5kg 干饲草可存活数月,骆驼每天饲喂的最低限度为 2kg 干饲草。骆驼从灌木和半灌木的牧草上每口约吃入 1~5g。 最高可达 20g,一小 时约能采食 200~700 口。
为了觅食,骆驼一天要走 20~30km。 如果气温不超过 25℃, 它们可以不间断地采食, 日间温度升至最高时,骆驼就躺下休息,在沙丘中尤其是这样。因为在沙丘中受到太阳的热辐射很容易在地面传导。 遇到大热天,牧民们就让骆驼白天躺着,到了晚上再出来采食。
4 饮 水
骆驼从饲料中摄取的水分量因季节、牧草以及牧场的不同而异。在秋季放牧时,骆驼每天的饮水量为 4.5L,在春季每天可增至 13L;山谷牧场中,骆驼每天从牧草上能得到 24L 水;而在盐碱草地放牧时,每天甚至可达30L。 骆驼在采食干草、 秸秆和精料情况下, 即使缺水10d 或 10d 以上,受影响也较小 。 从 10 月到翌年 5 月 ,植物中有许多水分,这时骆驼饮水量较少。
骆驼的饮水量相当大,饮水速度也相当快,在一分钟内能饮水 10~20L,不到 10min 即能饮到 100~120L,几乎占其体重的三分之一。 干渴的时候,骆驼能一次饮水130L。 即使骆驼缺水相当严重,只要让其饮水一次和配给一些饲草料就能完全恢复过来。有时骆驼几周没有饮水,这时只要供它饮水 2~3 次,几个小时就能饮到 200L水,因此,骆驼对水具有极强的代偿能力。
5 骆驼放牧饲养方式
(1) 传统的放牧
骆驼是唯一能长期生活在荒漠、 半荒漠地区的家畜。在传统养驼地区,由于植被稀疏且不规则,不可能集中饲养和繁殖,这些地区也往往不适合饲养其它家畜或从事农业生产。因此,一般采取传统的远距离放牧方式。主要有散牧和跟牧两种。 散牧是将骆驼在某一荒漠、半荒漠区散放,定期(半个月或一个月)观察,以便了解驼群的生长发育。 跟群放牧是在放牧方向和里程上稍加控制,夜晚归牧,但不同于其它家畜的跟群密集放牧方法。不足点为生长周期长、繁殖率低,加速草地的沙化和退化。
(2) 围栏饲养
围栏饲养是用铁丝网等将一定范围内草地围起来,骆驼在其中进行放牧饲养。条件较好的区域可根据放牧时间、草场类型及骆驼数量和生产性质等,有计划地安排草场,实行轮牧,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天然草场植被,对所有驼群进行健康检查、驱虫、预防接种等工作为便于驼群管理可建立简单的、 可移动的木栅栏式圈舍,以便夜间圈围骆驼用。
(3)放牧加补饲
对终年放牧的骆驼在冬春两季进行补饲,特别是怀孕母驼、哺乳母驼、幼驼以及种驼等。在草质不佳和孕驼较瘦弱时,给予少量精饲料,一般 1~3kg。 带羔母驼每天可补喂优良的豆科和禾本科牧草 5~6kg, 混合精料 2~4kg,以及适量的食盐和钙、磷。 有条件的地方可补喂胡萝卜或大麦芽 1.5~2kg。在盐生性草很少或缺乏的地区,尤应注意补盐, 通常一峰成年骆驼 1 昼夜以补给食盐100g 为宜。
6 舍 饲
为提高骆驼饲养的规模化效应, 增进养驼业的发展,舍饲逐渐被养殖户接受。通常一峰体重 450~700kg的骆驼每天需要粗饲料 16~22kg,精饲料 1.5~2kg。 粗饲料种类是蒿秸、秕糠(如玉米秸秆、麦草、谷草等)、干草(如苜蓿干草 、草地干草等 )、根茎及其他 (如胡萝卜 、马铃薯、芜蒿、青贮料等);精饲料为谷类(如玉米、大麦、燕麦、高梁、草籽等);加工副产品(如菜籽饼、胡麻饼、麦麸、糖渣等)、矿物质饲料(食盐、微量元素等)。草料一般每天分 3 次喂,日间在工作前和工作后以喂精饲料为主,少喂些粗饲料,晚上以喂粗饲料为主。食盐和舔砖自由取食。在舍饲时,圈舍内需要有遮阴处,必须保证供给充足的饲草料。应像饲养牛和羊那样,有详细的记录,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生产阶段的营养需要。
在多风沙地区,驼圈以圆形为宜,不易被流沙埋没;在少风沙地区,则可为方形。 圈墙用土、木、砖、石等结构,坐北朝南。 圈内面积每峰驼不少于 8m2。 圈舍应有利于骆驼安全越冬,又有利接羔保羔。 入冬前,及时修缮、清扫和消毒,垫平地面,保持干燥和卫生,及时清除粪便。
总之,影响养驼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驼群培育的周期长,改良慢和饲养管理粗放。 为提高养驼业的规模效益,应改变传统的放牧方式。 控制放牧时间、距离、进行围栏饲养,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地进行放牧加补饲或全舍饲饲养,将提高骆驼的综合生产水平,增加骆驼的利用价值,整体提高驼群质量和养驼业的发展。